请滑动查看更多导航
随着人口老龄化,骨质疏松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健康问题,我国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率为40~50%,全国骨质疏松症病人超过1亿,其中80%为老年患者。对于骨质疏松,最可怕的是会引起骨折。老年人骨折后经久不愈,常常致残疾发生、失去独立生活能力,对自身、家庭以及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沉重的负担!
一、什么是骨质疏松>>>>
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,骨组织微结构损坏,导致骨脆性增强,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。其中,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老年性骨丢失、骨重建处于负平衡。最终导致骨量减少或丢失,骨内孔隙变大、变多,骨脆性增加,从而形成骨质疏松,大大提高骨折风险。
并且跌倒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,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来说更是尤其需要注意的。
二、如何判断是否患有
老年性骨质疏松症
首先,对于老年人来说,我们可以进行骨质疏松疾病的初筛,及时发现高危人群,有利于疾病的早期防治。
其次从临床表现出发,疼痛、脊柱变形和发生脆性骨折是最典型的临床表现。但许多老年人早期无明显症状,往往骨折发生后经X线或骨密度检查才发现已有骨质疏松。
1. 疼痛:可有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,翻身时、起坐时及长时间行走后出现,夜间或负重活动时疼痛加重。
2. 脊柱变形:严重骨质疏松患者,因椎体压缩性骨折出现身高变矮或脊椎畸形。
3. 骨折:常见部位可有椎体(胸、腰椎),髋部(股骨近端),前臂远端和肱骨近端。骨折发生后,再骨折风险显著增加。
三、骨质疏松的诊断
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基于DXA骨密度测量结果和(或)脆性骨折。
1.DXA测量的骨密度是目前公认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指标,还可用于骨折风险预测和药物疗效评估,T值≤2.5即为骨质疏松。主要测量部位是中轴骨,包括腰椎和股骨近端。
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为:
①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;
②DXA测量的中轴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/3骨密度的T值≤-2.5;
③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(-2.5<T值<-1.0)+肱骨近端、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;
符合以上三条之一者即可诊断。
2.实验室检查包括骨转换标志物、血、尿常规,肝、肾功能,钙、磷、碱性磷酸酶、蛋白质电泳等。其中骨转换标志物分为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,前者反映成骨细胞活性及骨形成状态,后者代表破骨细胞活性及骨吸收水平,通常也作为判断骨质疏松治疗疗效的监测指标。
四、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治疗
对于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来说,一旦发生骨折,会对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。骨折经久不愈导致长期卧床而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,甚至致死率升高。因此相比于治疗,预防尤为重要。我们要维持骨量和骨质量,预防增龄性骨丢失。
1、防治基本措施:
1)调整生活方式:
充足日照:适当的光照可以促进皮肤内生维生素D的形成,进而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。
加强营养:老年人应该尽量从食物中获取更多的钙,摄入富含优质蛋白质、丰富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均衡饮食。避免过量引用碳酸饮料,避免过量引用咖啡,戒烟限酒等。
规律运动: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强下肢的肌肉力量,降低跌倒风险,对于老年人来说,运动应该遵循个体化,量力而行。
2)骨健康基本补充剂: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普遍存在钙与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。联合补充钙和维生素D可以增加腰椎和股骨颈密度。
2、药物干预:
如果发生过椎体脆性骨折或髋部脆性骨折,DXA骨密度值T≤2.5,无论是否有过骨折,则需要进行药物干预。包括骨吸收抑制剂、骨形成促进剂、维生素K2类、锶盐等。
1)骨吸收抑制剂包括双膦酸盐、降钙素、雌激素、RANKL抑制剂(地舒单抗)等。
2)骨形成促进剂:适用于骨折高风险且骨吸收抑制剂疗效不佳、禁忌或不耐受的老年人,代表药物甲状旁腺素类似物,如特立帕肽,此药可间断、小剂量应用刺激成骨细胞活性,促进骨形成,增加骨密度,降低骨折发生风险。
3)维生素K2类:对于骨折风险较低或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,可选用此类药物以维持骨健康,并且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治疗。
4)锶盐:它既可以抑制骨的吸收,又可以促进骨的形成,可长期服用。锶盐通过肾清除,因此合并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宜使用。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。
3、康复治疗:
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行动能力,尤其是老年人,可以减少跌倒发生,减少骨折或再次脆性骨折的发生率。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后意义重大。
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,其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,老年人群应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骨骼健康评估,确保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以获得更好的健康收益。接受治疗期间也应定期监测钙、维生素D的摄入是否充足,疗效等。推荐治疗后每年、效果稳定后1-2年于医院就诊,复查骨密度测量。并且应该每年记录身高,缩短2厘米及以上则需进行脊椎相关检查。每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一,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。
锦州市中心医院北院区是以老年共病诊治、安宁疗护和医养服务为特色的医养结合机构。依托“全国敬老文明号”“国家级人文爱心医院”——锦州市中心医院强大的医疗资源优势,将现代医疗技术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,打造全程式老年医养中心,重点为失能、慢性病、高龄、残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、预防保健、疾病诊治、康复护理、安宁疗护为主,兼顾日常生活照料的医养结合服务,实现了“有病治病、无病疗养”的养老保障模式创新,为老有所养、老有所医创造了条件。
地址:锦州市凌河区锦义路华兴里139号。
联系电话:2393106
供稿/老年医学科 朱鸿琳
审稿/老年医学科 安静思
校对/门诊党总支 郭红丽
编辑/宣传企划科 徐剑